本质来说,我是个简单干脆的人,东寻西跑,无头苍蝇一样,还不如给我个痛快。作为身处其中的当事者,其实是感到很无力很彷徨的,我们追查的线索,我自己都觉得希望很渺茫,但或多或少,在这件事情里我是有责任的,如果不尽一下力,良心上多少会有点过意不去。

    琉璃厂在和平门附近,不管你是不是北京的,绝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这地名。笼统来说,是一条古董街文化街。往细里说,琉璃厂偏向的是文人雅玩之物,以古旧书业为主要产业。清朝时,参加科举的举人大多集中在这一块,出售文房四宝跟书籍的店较多,所以形成了琉璃厂独特的文化氛围。

    曾经读过一部非常好的小说,里头的有一个人物,无亲无故,又没什么生意资本,就是靠着相当厉害的鉴赏能力跟独特的眼光,在琉璃厂一本一本收旧书发家,几年的时间,就积攒了相当夸张的财富。虽然这是小说,真实性有待考究。但琉璃厂古旧书籍的价值确实不容忽视。

    找到了大金牙给的地址,萃文斋,不消说,听名字就是老店,门口还贴着对联,我也懒得细品,径直往里走。一个小伙计看我进店,忙过来招呼,一口京腔。

    我说是来找庄掌柜的,小伙计也挺机灵圆滑,知道我不是来买东西的购物,但也相当有礼貌地对我说稍等,邀我先到大厅坐着,不卑不亢,然后就进里屋去了。

    北京城的伙计,尤其是古董方面的,都极其圆滑极其通世故,个个都是人精。普通行类的伙计,从你穿着,打扮,抽烟,喝茶,行为举止等判断你这人的身份地位,然后给你不同差别地对待服务,这是低级别的伙计,见到钱就摇尾巴,狗眼看人低的那种。

    古董门类里头,水太深,什么都是说不准的,有道行的从来不会显富。后来因为很多事,跟大金牙变得熟络的很,无话不谈,他就跟我说过这么个趣事。

    一天,时间很晚了,打了烊了都,听到咚咚地有人敲门,晚上找上门来的,一般都是手里有硬货或者是烫手的货,大金牙自然不敢怠慢,穿衣来开门。门口一个年纪不算太大的半老老太太,穿着双黑布鞋,不住在咳嗽,问明情况,原来老太太独居在不远的劲松桥,没有亲人在身边,这个季节哮喘病突然犯了,手里没钱买药,想来店里当点东西,但一个人又拿不动,于是就直接来潘家园,想找个店赊着,拿钱先去买药,等身体好点再把东西当来店里。

    大金牙内心还算个发善的人,虽然这老太太一派胡言,明显是来乞讨的,但看她一把年纪了,也有点于心不忍,没多问,给了几百块钱打发了事。

    事后大金牙继续回里屋睡觉,没把这事放心上。过了几天,老太太竟然又上门来找他,先对他说了番感谢的话,然后她说她家里有古件,请大金牙看看,值个什么钱。大金牙将信将疑,就跟了过去。到她家后,大金牙当时就被吓得扇子都拿不稳了,老太太家里竟然收着一把青铜剑,地地道道的青铜器。

    当时我觉得有点夸张,不太理解青铜器的意义,把大金牙气得够呛。他就跟我解释道,就普通藏品来说,少数特别的那种不算,按大众来分类,明清时候的这些字画玉器宫廷古玩等,大部分也就算是入门级别,初学者适合玩玩这些。往上一点,宋代的陶瓷,算是比较厉害,拿得出手的好货了。五代唐朝时候的玛瑙铭碑等,那就会受到国家重视及特殊约束了。先秦以上的,大部分都是青铜器,青铜器这玩意,能历经几千年而存世的,那都是神器级别的了,知道什么是神器吧?那种级别的青铜物件,都是带有灵性的了,是通天的宝物,普通人还真镇不住,也买不起卖不了,你要敢卖,被发现了国家不仅会没收,而且还算犯法,得被拉去菜市口咔擦的那种,如今咱们这紫禁城里头都没几件青铜器。

    我听得一愣一愣,大金牙当时也被吓得一愣一愣,那青铜剑他自然不敢要,他也劝老太太,这东西不好轻易出手,也不能出手,要是被抓了,可是坐牢的后果。老太太自然不是傻人,懂得其中的利弊,只是困于生活,实在没办法。

    大金牙后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,老太太家里有这般神器,那也不是普通人,起码曾经有点故事。于是他便让老太太领着他在她家转了转,果然找到些其他古玩,然后大金牙带走了这些古玩,给了老太太一个不错的价钱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故事,懂行的人应该不会觉得过于离奇。

    不是这行里头的人,就纯当做笑话听听就行,别当真,打发下时间。小伙计很快就出来了,让我跟他往里边请,掀开帘子,看到应该是庄老板的中年人刚从后门送走几个客户。上去一聊,确认了是庄老板,挺阳光的中年人打扮,跟这家店的风格有点不搭调。我后脚刚踏出大金牙那,大金牙就跟庄老板打电话联系了,说了情况,所以我也不打马虎眼,直接拿出那个册页封面。